手机版    |    支付方式
当前站[天津站]  【切换城市
首页 请家教 做家教 辅导班 学员库 教员库 明星教员 艺术专才 文章中心 资料下载 资费标准 教员中心
13612036033(李老师)
当前位置:文章内容

站在学生的角度

点击(964)  发布时间:2020-10-29 20:10:17

1. 站在学生的角度,学生得知道这堂课“主要目标是什么,让我们干什么,让我们达成什么”

 

整堂课教师都没有明确地告诉学生目标,学生目标不明,糊里糊涂跟着老师走,其实即使让学生填表,教师也应该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填这个表,这个表的意义何在,并明确告知让学生在多少时间完成填表的工作,计时计分,提前完成的,给予奖励。

 

2. 站在学生的角度,学生还要知道老师的指令到底是什么意思

 

现在有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指令含义不明,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,但并不要求学生回答,而是自己边问边答。

 

老师一边提出问题,一边自己解答问题,完全属于自问自答,学生不明白老师的指令到底何意,老师到底“要不要我思考、要不要我回答”。

 

教师这样一种话语方式,似问似答,非问非答,说是问题,但又不要学生思考,甚至无需学生回答;说不是问题,它常常以问话的方式出现。

 

而且教师的问题常常是细碎化的问题,甚至于教师常常是把一句话拆开来说,拆成问题来说,一堂课下来,教师这样的问题多达几十个,全是碎片化的,学生无法明确教师课堂里这么多的问题到底指向什么核心问题,无法建立整体概念。

 

课堂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,互动方式之一就是对话,对话就是要有来有往,清晰明确,糊里糊涂的话语方式,也就导致学生糊里糊涂的学习结果。

 

3. 站在学生的角度,学生要知道这堂课的逻辑关系、逻辑脉络到底是怎样的

 

也就是说,教学内容要结构化。为什么要结构化?结构化的目的在于方便学生理解,方便学生掌握。结构化的方式可以利用思维导图,把一堆的内容条理化,理清楚,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。

 

4. 站在学生的角度,整堂课教师没有提出让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,学生完全停留在浅表层面上的信息筛选,缺乏有质量的问题,对学生而言就缺乏挑战,学生情绪容易疲乏,容易瞌睡

 

浅层次的信息筛选和深层次的问题应该交互进行,张弛有度,难易有度,节奏感明快,学生学习积极性会比较高。

 

5. 站在学生的角度,学生想知道教师的评价、好恶原因何在

 

我听过一节语文课,教师让学生就《沁园春·雪》提出一个问题,学生逐一提出问题,其中一个问题老师连连夸奖“太棒了”,用语极度夸张,但问题是学生根本没有明白为什么这个问题非常好,好在哪里。

 

其实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猜猜教师为什么高度肯定这个问题,卖个关子,让学生产生兴趣,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教育。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就课文提问。


[关闭]
13612036033(李老师)
24小时提交家教需求>>
13612036033(李老师)
工作时间:8:30-22:00
节假无休,服务全市
法律安全 | 使用条款 | 链接说明关于我们 | 加盟我们 |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