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    |    支付方式
当前站[天津站]  【切换城市
首页 请家教 做家教 辅导班 学员库 教员库 明星教员 艺术专才 文章中心 资料下载 资费标准 教员中心
13612036033(李老师)
当前位置:文章内容

海外热议中国“数字乡村”

点击(228)  发布时间:2022-09-27 11:39:06

       田间地头里架起直播间,中国农民变身“网红”博主推销土特产;一键下单购买,农产品“入网”销往千家万户……当前,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,涌现出不少展现乡村生活、带火家乡特产的“乡村网红”,引发海外媒体热议。
     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2年上半年中国农村的网络零售达到9759.3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2.5%,其中农产品销售额达到了2506.7亿元,同比增长达到了11%。“三农”博主越来越多“在镜头前,芳姐一边揉粉团一边解说,展示中国南方农村常见食品‘红糖糍粑’的制作过程。她讲话带着浓重的口音,身后的砖砌土灶烧着柴火,大铁锅热气腾腾,看起来质朴无华。”近日,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报道了一位中国农村妇女玩转短视频的故事。报道的主角——芳姐,今年56岁,她在数周前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直播。
       “近几年,像芳姐这样活跃在短视频平台‘三农’领域的博主,在中国越来越多。”《联合早报》称,他们用朴素的镜头记录生活,展现大江南北的乡村场景与风土人情,并在自媒体赛道上“分一杯羹”。在视频平台粉丝增量普遍放缓的背景下,“三农”领域的现象级网红博主依然频频出现,不断形成示范效应。
       近年来,随着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,越来越多海外媒体将目光投向中国农村。美国《时代》周刊曾报道中国川西藏族姑娘格鲁·卓玛的故事。她每天除了去山里采摘松茸等野生真菌,还在直播平台上与粉丝分享当地的风土人情、饮食特色等。随着直播间的粉丝越来越多,卓玛收到的订单也一天比一天多。于是,她与当地村民建立了合作社,再借助直播平台,帮助村民们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。
       “这是一个成功的脱贫故事,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,比如网络直播,能够有效地帮助中国偏远贫困地区的人们摆脱贫穷,创造收益。”《时代》周刊的报道评论称。
        瑞士世界经济论坛网站一篇题为《数字化的中国农民如何创造后疫情时代的未来》的文章称,近年来,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已对中国农村经济产生深远影响——更多中国农民正成为电商创业者,数字基础设施升级为农民创业者带来了更多数字工具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中国的小商家纷纷涌向视频流媒体,以提振销售。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农业模式,中国农民能借助社交电商平台,获取用户兴趣和需求,并随之调整他们的生产和销售计划。
       中国商务部多部门联合发布的《“十四五”电子商务发展规划》指出,到2025年,电子商务与一、二、三产业加速融合,全面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改造,成为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。2022年中央文件提出,实施“数商兴农”工程,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。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,为中国农村电商发展注入动力。
在《联合早报》看来,中国“三农”类自媒体持续火爆,背后是国家政策的支持。中国正积极推进乡村振兴,以“互联网+”推动农业信息化,助推农村经济发展。该报指出,中国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已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,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,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,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。在国家策的鼓励扶持下,未来入局“三农”短视频的农村创作者预计将越来越多。
        瑞士世界经济论坛网站指出,早在2020年初,中国政府就宣布国家“数字乡村”试点计划,这是中国迈向“数字中国”的重要努力。对世界缩小数字鸿沟而言,中国的“数字乡村”试点具有宝贵的参考意义。“过去20年来,中国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发展的计划,其中之一就是在农村推广电子商务。”俄新社的报道称,近年来,中国一直在积极升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产品供应链,帮助农民与时俱进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电商在中国农村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中,电商在农村的普及度预计将进一步提高,推动农业发展、提振内需,为农村经济现代化作出贡献。

[关闭]
13612036033(李老师)
24小时提交家教需求>>
13612036033(李老师)
工作时间:8:30-22:00
节假无休,服务全市
法律安全 | 使用条款 | 链接说明关于我们 | 加盟我们 | 联系我们